使用扁平结构可以减小网页深度,让访客用较少的点击就能到达目标页面,同时有利于搜索引擎抓取效率。在寻找企业产品官网案例的过程中我发现,对于功能相对简单的产品大多使用一级导航,而对于规模庞大的产品,他们的导航层级最多也只到二级。可见扁平结构的导航是网站导航的主流。
例如企业邮件应用Mailchimp和Slack就是扁平结构的典型代表,它们的导航都只有一级,把所有页面入口都放在外面,最重要的功能、定价位于前两个位置,其余的根据重要性递减排列,最右边一般会放注册或登陆入口:
对于一些规模庞大的企业产品,首先要尽量精简选项,舍弃不必要的信息、隐藏次要信息,再考虑在有限的空间里把信息入口展现完整。
以Intercom为例,它是一款大型CRM应用,公司旗下有三大子产品。官网首页设置了 5 个一级导航,其中前两个是折叠导航。最重要的Products导航的下拉菜单中按照产品和解决方案两个维度展示了对应的信息。配合icon和简介,有序又直观:
在Resource下拉菜单中则收拢了客户案例、帮助中心、产品演示等资源入口,用清晰的组织方式把这些信息集中在一起,让想要了解更多信息的人自己去探索:
使用类似结构的还有Atlassian等大型公司:
网站是一个虚拟空间,访客在页面之间的跳转是无法预料的,如果没有清晰的导航在时刻提醒他们所在的页面,他们早就已经迷路了。要让访客时刻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就要在不同页面上保持导航的一致性,并在滚动页面时保持常驻。
继续以Intercom为例,首页导航在滚动时保持常驻。当点击首页导航到达子产品页面后,导航保持一致,只是在原先的主LOGO旁多了一个子产品LOGO来表明当前所在页面,点击主LOGO可以返回首页:
子页面开始向下滚动时导航暂且消失,当滚动到首屏以下时导航出现并常驻,注意到此时的导航样式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简化了主LOGO,右边部分变成了 3 个针对当前子产品页面的导航。整个变化过程过渡地十分自然:
再看看Atlassian的设计。到达子产品页后会保留主导航,随着页面滚动,子产品导航会把主导航推出,继而代替主导航的位置:
Tips:
CTA(Call to Action,用户行为召唤)是指希望访客在浏览官网时完成的指定行为,通常有:注册、申请试用、邮件订阅、软件下载等等。CTA是促进官网完成转化的主要手段,对于企业产品官网,醒目的CTA按钮是标配。
既然官网的目标是完成转化,那么CTA按钮一定是整个页面中最醒目、最聚焦视线的。很多研究证明绿色按钮的点击率最高,蓝色其次,但我认为这并不绝对。按钮颜色取决于官网的整体配色和品牌调性,在这个前提下,拉大对比度,让按钮从背景中突出即可。样式上突出核心CTA,次级CTA可以相对弱化。
Invision的按钮使用了品牌色:红色。
CTA按钮文案应该是一目了然的动词短语,使用含有紧迫感的文字例如“立即/马上”,或者利益导向的文字例如“免费”,可以有效引发用户的点击欲望。常用的文案有:免费/立即试用、免费/立即注册、观看演示、了解更多等等。
CTA按钮会在网页中出现多次,因此在文案上最好保持一致性,进阶方法是根据用户浏览的上下文使用更针对性的文案。
CTA按钮一般与销售主张同时出现,主要分布在官网的三个位置:顶部导航、首屏大图、页面底部。顶部导航的位置可以保证按钮一直可见,首屏大图上的按钮是视觉核心,页面底部的位置则作为终极呼唤。三个位置互相呼应,缺一不可。
原则上来说CTA按钮应该只有一个,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产品官网会在主要CTA按钮旁边放一个次级CTA按钮,为访客提供第二选择,这样做可以让访客在不想点击主按钮的情况下退而求其次。对于企业产品的用户来说,在注册之前提供产品试用或视频演示能大大增进对产品的了解。
在CTA按钮旁放置一个简易的内嵌表单,相当于简化了后续的转化流程。例如,当用户点击注册按钮之后一般会被要求填写用户名、邮箱、密码等信息,如果表单项很复杂,用户很可能会放弃填写。如果一开始只要求填写邮箱,这就大大降低了注册门槛。另外一方面,即使用户在后续的注册流程中放弃了填写,那企业至少已经get到客户的邮箱信息了。
类似Shopify这样的邮箱表单是最常见的:
Webflow则直接把需要填写的注册项全列出来,这适用于注册项在三个以内的情况:
企业级(to B)产品不像消费级(to C)产品那么普遍和易获取,企业客户在选择产品的时候更为慎重,官网要帮助消除他们的疑虑,建立对产品的信任感,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已购买产品的客户成功案例展示出来。你的客户就是你产品天生的代言人,他们比你的产品本身更有说服力。
比起单纯的文字展示,真实的客户头像可以大大提升客户评论的可信度。对比下面两张图感受一下。
Webflow的客户评论:
Intercom的客户评论:
比起一句话评论,用户显然更容易接受并记住一个真实场景下的故事。有的企业官网会花一整个版面的篇幅来讲这个故事,从痛点到使用过程再到最后的获益,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Intercom在客户故事这方面下足了功夫,每个重点客户都有内容丰富的专题页,里面有客户公司简介,描述了用Intercom的哪些产品解决了哪些问题,有从他们产品角度出发的第三人称描述,也有客户的第一人称陈述:
越来越多的公司已经不满足于静态讲故事,例如Invision,他们开始使用更专业、更有说服力的采访短片来作为客户成功案例:
比起描述程度文案类似:这款产品帮助我们“大大提升了效率”、“获得了更多用户咨询量”,人们更喜欢看到这样的描述:这款产品帮助我们“减少了18%的操作时间”、“提升了25%的用户咨询量”。精确的数字比模糊的范围来的更有根据、更有说服力。
Intercom的每个客户案例中都有精确的数据支撑:
大公司的口碑效应还用说么。如果你有大客户,那毫不犹豫地把他们的LOGO展示出来吧。
看看Invision的大客户logo墙:
除了上面提到的 5 大要点之外,还有一些提升网站体验的方法,例如:A/B Test、响应式设计、优化加载时间等。
最后补充一点:对于消费级(to C)产品,例如我们熟悉的Evernote、Dropbox,他们的使用者与他们官网的访客基本是同一个人。而对于企业级(to B)产品来说,产品使用者和购买者往往不是同一个人,也就是说产品使用者可能是客服人员,而官网的访客却可能是主管或采购之类负责买单的人。
因此,企业产品官网的设计要兼顾使用者和购买者的不同角色,洞察目标客户所在行业特征,最大化展示产品在提升企业效率或收益上的优势。
要设计出好看又好卖的企业产品官网,可以参考以上的 5 大要(tao)点(lu),也希望大家在设计过程中少一点套路,多一点freestyle~
[声明]本网转载网络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故此,如果您发现本网站的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您的相关内容发至此邮箱【qin@198bona.com 】,我们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保证您的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