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互联网里,速生速死。
2013 年才上市的 Twitter 彼时市值 达 245 亿美元,如今几乎被腰斩,市值不到 130 亿美元。而 Twitter 同一团队创建的 Medium,反响也平淡无奇,盈利模式至今堪忧中。
曾经的传奇 Yahoo! 如今也快要退出历史舞台了。
而 2011 年初才出生的微信,2017 年的用户数,已经有突破 10 亿大关的趋势了。
传统线下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一逻辑,在互联网上,也再度失效。
互联网迭代速度快,速生速死,效率至上。这样的逻辑,造就了互联网公司需要人才和真正有能力的人。你行你上,不行别 BB。一个愚昧与视野狭隘的创始人,带领着公司全体员工顽强拼搏,一起把车开到沟里,快速消亡,淡出人们的视野,已经是见怪不怪的事了。
而没有能力,裙带关系不管用,走后门也不管用。这也正是互联网成为众多人的阶级上升通道的原因之一。
与大牛 0 距离是幻觉,比起建立连接更说明问题的,是保持连接。
互联网让人际关系,像是 HTTP 协议下的请求,人人都可以发送,但是其本身依旧是无状态的。
这段话有些抽象。这么说吧,互联网给了太多人幻觉, 尤其是与大牛 0 距离的幻觉。与偶像互粉,和大牛在一个微信群里、被大神微博点赞、问了问题被大神语音回答(其实是付费的),这些在互联网诞生以前平常人难以遇到的事,如今都已常见无比了。但仍有人不明白,这样的事,更多是互联网红利带来的幻觉。
正视这样的事实,不难看见,与大牛建立连接,不再是过去遥不可攀的事。而传统线下与偶像只能神交的窘境,到了线上,也被消解掉了。但是建立连接的意义,也不再那么说明问题了。
真正有意义的,是你能否与你比更牛的人互益,享受他们带给你的价值同时,也为他们带去量级大致相当的价值。
把幻觉清除掉,看清楚自己的轻重,好好上路,才是正确的事。
一连串梳理了 6 条自认为值得一说的神奇逻辑,但是翻看我的写稿大纲,这还不到我准备写下来的逻辑的 1/3,数数看,都已经写了近万字了,剩下的部分,实在写不动了。
在今年,无向树还陆续把后面的内容再梳理,再发出来吧。以供大家见笑,算作抛砖引玉。
结尾强行拔高下这篇文章的价值。
重要的是,我希望读到此文的用户看得见,这些互联网里的神奇逻辑的边界是什么,都在何处,发挥着力量。由此,如何借着这些传统思维里没有的逻辑,进一步地掘取互联网带给个体,带给团队的价值,才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以上。
---
以下,预告时间
---
今年基于微信移动大数据的官方功能「微信指数」上线之初,我曾连写了两篇详解文(大家可以在历史文章中读到),后台收到的好评很多。
这周,微信小程序里的「微信指数」也同样上线了,相比于之前的页面版,这次的小程序版整体体验也更高效、更有效率。比如说,间接实现了订阅词功能。
有威力的技术,总是短期被人们高估,而长期被低估。但我希望我的读者,不会错过利用好这块数据工具的力量。
今年六月,我再度写一篇和「微信指数」相关的文章,继续深掘这一块的价值。这里写一点预告,有心人,到时候可以来看一看。至少现在,就已经可以去搜到小程序,体验一番了。
条形马
2017 年 5 月 26 日 于北京·海淀
原文如上,本文我先转发于小密圈,有个不错的评论,我觉得也可以列出来,仅供读者参考
评论者ID 张五哥:
说点不一样的看法希望激发下作者和圈里诸多大神更精彩的后续。
1 程序员变成蓝领这个和程序员群体的数量级膨胀有关,可能换个角度蓝领也能做程序员描述这个现象也是对的。实际上真正的程序高手当年的金领那个级别的现在更多机会做金领的老板了。基础设施越多高手的能力就越强,对高手的要求也越多。
2 离创作者更近更像是一种幻觉,表面上可以升级来弥补之前的缺憾,实际上用户的耐心和时间会越来越稀缺,让用户频繁点击升级按钮的APP除了微信支付宝这种超级APP和 12306 这种超级刚需,很多小APP这么做的结果往往就是提醒用户卸载。
3 互联网公司速生速死的现象也许和我们的观察时间短有关,大的社会变革第一批往往是先烈,第二批三批可能才出现百年老店,从政权到公司历史上例子很多,从现在看,阿里腾讯谷歌这些做成百年老店还是有希望的。深圳网站建设公司博纳网络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