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表
图1中使用了很多术语,这里先做解释,只有我们大家都说同一种语言,沟通才会顺畅。
程序员:撰写代码,生产软件,辅助提高社会生产率的脑力劳动者。据说喝的是咖啡,抽的是烟,产的是代码。他们是计算机诞生后才逐渐兴起的一个群体,鱼龙混杂,有高飞天上的白富美,也有低到尘埃里的矮矬穷,总之虽一类而九流具足。
初级工程师:入门程序员,怀揣着IT行业多金的遐想进入了IT江湖,开始了练级打怪求升级的游戏之路。
中级工程师:经过几年的打拼,有一定的拷贝、粘贴功底,掌握了太祖长拳或罗汉掌之类的一技之长,打字速度变快了,双眼变得稍稍有些迷人了,对零壹世界有了比初级工程师更深刻的认识。
高级工程师:拷贝、粘贴之术出神入化,又习得搭积木和沙滩上盖大楼的绝技,还能像江湖郎中一样给病入膏肓的代码开药了。
架构师:坚信技术可以让人牛X,抵制了各种旁门左道的火辣诱惑,闭关多年,终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了,能够坐而论道、指手画脚了,觉得自己形神具备有仙人之资,偶尔来个仙人指路挺爽。
技术专家:看过各种江湖流派,最终在某条羊肠小道之上月黑风高之夜顿悟辟邪剑法,从而成为一代旁门高手,在自己的领域里无人能及。
CTO:史上最强的技术流?不一定。不过有一点高度是肯定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正统的CTO专门研究各种武技,寻求能在未来的江湖中克敌制胜的秘辛。国内江湖乱象纷呈,很多CTO其实在打杂做管理。
小组组长:这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头衔,在《江湖异闻录》中,小组组长被掌门委以突袭带头人的角色,只因为他有带头大哥的潜力,能激发大家的战斗力。虽然没有掌握绩效考评之类的绝杀技,不过也是通往管理之路的必经过程。
项目组长:管的事儿有点儿多了,要带人,要带项目,要和产品经理搞好关系,通常也得和小分队的成员不分你我,总之什么都干,干的是项目经理的活,只是没有名分。没关系,等带好一个项目,又有项目经理的缺时就可以顶上去了。
项目经理:这是一个正式的打杂的,终于有了名分了。
高级项目经理:又叫项目群经理。他搬了把凳子以便让自己站得更高,能够看清楚纷乱的江湖里多个项目的情况,通常需要协调这个协调那个,找项目经理谈谈话,抚慰一下项目经理或项目组长委屈的心,有时也会被来自上面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
部门(项目)总监:So,不知道要说什么了,开始管各种事儿了,评估项目开发过程,拟定考评、绩效、职级等各种制度,或者今天跑这个项目聊聊天,明天跑那个项目聊聊天,后者自己左右互搏和自己聊聊天,看起来闲人一个。
就这么多吧,其它的也不想说了。因为我们要讨论的是程序员的出路……
程序员的路在何方
图1中框起来的,是程序员的主旋律。
程序员,专业人士也,与瓦工、木匠、发型师、保洁员等类似,不过是社会万千分工之一种,没什么高大上,也没什么矮矬穷,只不过时代大潮中被滚滚洪流裹夹着前进的一群人而已,所谓泯然众人矣,就是说的这个。
So,该说什么啦?
你怎么混进来的?
你是不是忘了当初为什么要干这个?
那就想想吧。有好处。
总之各种理由都有,你也一定有自己的那一个。对吧,你自己的?
将来去哪儿?
迪克牛仔的《三万英尺》:
前几天在朋友家翻看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面开篇对轻与重的辩论,很有意思,好像和我们也有一点关系,感兴趣的可以读读,这本书是倒退十来年那个时候小资必读。
你今天的选择,决定了明天的路。
那些来打酱油的,明天就走了。比如我原来有个同事,干了一阵子,来找我辞职,说准备回家搞民间金融去了。后来还在QQ上联系过我,据说搞得还不错,问我要不要投资。
有些人听说IT行业薪资高,巴巴地进来了,可是干了两三年,工资还是三两千,只好失望的走了。其实除非你有经天纬地之才,没有一开始就高薪的道理。先做事,后有钱。先想钱,钱难来。做程序员搞开发大抵是酱紫的。
听说有个哥们跳到了华为,天天晚上十一二点的搞,有一天他终于不慎抱恙,晚上九点多回去了,被整个组的人鄙视;可是华为熬过三年,钱多多的,年终奖和分红抵得上你一年的工资。关键是,你熬得住吗?你媳妇熬得住吗?
有一段时间我觉得心不够静,买了几本佛经想受点熏陶,读了《金刚经》、《坛经》、《心经》、《地藏经》,不过都没读完。后来在一个同事的工位上看到她贴了一个即时贴:
原来心不静的人可真多呀,好吧,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太欣慰了。
我看到女同事贴的这段《心经》中的文字没多久,她离开了公司。再后来我到书店闲逛,发现摆在显眼处的都是什么这个禅师、那个道长、某个灵修、西方冥想者出的拯救大家心灵的菩提书,也有很多国内的心理作家写的鸡汤,多得很呢真是。我这才意识到,原来我们都有病,药不能停啊。
扯远了吧?
我想说的是,作为程序员,心态决定你的将来。你自己怎么看待你所从事的工作,你是享受它、厌烦它、无所谓、爱恨交加……这些决定了你将在这条路上走多远。
我们生活在一张社会关系网中,因为别人能够看到你你才存在,这是《作为意识与表象的世界》,你看到的人、别人看到的你,都只是作为观察者的那个人想看到的,而非真实的人。虽然真实的人客观存在,但没有人能看到这样一个真实的、完整的人,包括你自己。
你看到你想看到的,他看到他想看到的,张三看到张三想看到的,李四看到李四想看到的……周围一圈人对你的意识构造了社会化关系中的你,但那只是你的一小部分。仅此而已。如果别人不知道你,你就不存在。为了存在,你就要在别人面前出现,这就是“存在感”。
所以现在很多人在刷微信、微博、博客、论坛、陌陌,都是在刷存在感。当然也包括我自己。
让别人知道你,你才存在。你只有留下点让别人难以忘怀的东西,你才因这些东西而存在。
如果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一个真正热爱技术的程序员,想在这个行当里干点儿事情的哥们姐们,就不会去在意别人说什么“软件开发是青春饭”、“程序员平均寿命低于普通人”、“程序员群体社会地位低下不如鸡”、“过了30就要另谋出路”之类的话。
作为一个与其它行业没有什么差别的行业,仅仅是分工不同而已,为什么有这么多说法呢?众说纷纭,都是杂音。有用的话不这样,大音希声。其实黄小琥在《没那么简单》这首歌里也说了:
当然你也可以认为我通篇都是P话,真没关系。
程序员的两条主要通道
看图1很明白了,程序员有两条主要的职业通道:技术和管理。
在中国有个很不好的传统:学而优则仕。
如果你在一个单位干技术干了很多年,还当不上领导,就会被人瞧不起。这也是很多人干开发干了几年后,正当年富力强生产力旺盛的时候脱离技术通道的原因。
因为领导大部分都是这么一个套路:“干得好?行,带人吧。带得好?行,升经理吧……”所以,很多原本可以成为技术大牛的人,就这么被拐走了。
也有一些专注搞技术的开发人员,就要走技术通道。
有个哥们儿,做 CMS ,前台后台都能搞,领导让他带三个人,让他当项目经理,他不乐意,说我自己干就行了,管别人净浪费时间。领导好说歹说把他绑在了项目经理的位置上,结果他不管那几个小伙伴,也不安排工作给人家,人家来问他这个怎么干,他就说你不用管了,我来干。
最后呢,一个人干了80%以上的活儿,其它几个人闲得蛋疼。再后来呢,领导不住地找这哥们儿谈话,教育他怎么做项目经理……再后来这哥们儿就离职了……
“学而优则仕”还有一个非常不好的地方:普遍认为当领导的薪水要比高技术的高。这也是很多本来有灵气的开发人员想走管理路线的原因。我想干技术啊,可你们看不起我,不给我那么多钱,周围人也这么看,我没法老这么干下去。
其实如果你不在意这种周围的看法,做技术未尝不是一条幸福的路。
跳出三界外
这都是跳出三界外的故事。其实也很平常,你的选择,你做主。如果你觉得这个行当不是人待的地方,再也不要受这罪了,那就走吧。如果一份工作带给你的痛苦比欢乐多很多,确实没有留恋的必要。真的,你肯定是走错了路。
我在看《高效程序员的45个习惯》时,第一章里引用了一句土耳其谚语,写在下面,送给诸位,也送给我自己。不管路走了多远,错了就要重新返回。深圳APP制作公司博纳网络编辑整理。
[声明]本网转载网络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故此,如果您发现本网站的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您的相关内容发至此邮箱【qin@198bona.com 】,我们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保证您的版权。